FPV图传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深圳市创研数字通讯有限公司

联系人:罗先生

手机:13692246378

电话:0755-85299996

邮箱:lokiqi@qq.com

网址:http://www.idc-rf.com

地址:深圳宝安35区东方鼎泰文创科技园212

产品分类

内窥镜行业分析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内窥镜行业分析

发布日期:2020-07-15 作者: 点击:


内窥镜行业分析




- 1 -



基本介绍


1.1主要概念

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其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可以经人体的自然孔道或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


1.2组成分析

内窥镜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分别为窥镜系统、图像显示系统、照明系统。以目前较为常用的电子内窥镜为例,窥镜系统包括操作手柄和镜体,镜体伸入患者体内,镜体内部并列多个管道,包括照明光纤、传像光纤(电子内窥镜中是CCD视频线)、传气通道、传水通道、器械通道等,内窥镜精密度极高,需要多个专业领域相互配合。


图表1-1内窥镜主要部件

图表1-2内窥镜整机示意图


与内窥镜的三大系统组成来看,相对应的核心技术为图像采集、图像后处理和照明方式三大技术。


图表1-3医用内窥镜组成、核心技术及其技术难点


1.3分类及其临床应用

内窥镜是普外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骨科、妇科等科室不可或缺的诊断和手术设备,也是全球医疗器械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

内窥镜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科室和不同疾病治疗,主要分为软管式内窥镜(简称软镜)和硬管式内窥镜(简称硬镜)。通俗上讲,硬管式内窥镜、半可屈式内窥镜定义为硬镜,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由于可以自由弯曲,被称为软镜,临床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图表1-4不同内窥镜适用场景


图表1-5软式内窥镜 图表1-6硬式内窥镜


图表1-7内窥镜分类



目前,电子内窥镜临床应用分为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诊断功能主要是临床医生通过内窥镜获得实时动态的内部图像,并且通过合适的器械取得组织进行体外检测;而治疗功能则需要配备专业的微创手术器具,进行特定的手术治疗。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治疗功能不断拓展,内窥镜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耳鼻喉、口腔、消化道、尿道膀胱、肾脏、关节、腹腔等器官或部位。根据不同科室划分的主要产品如下:


图表1-8临床应用及主要产品



部分内窥镜产品图示如下:

分类

科室

主要项目

主要产品

诊断

消化科

胃癌等

——

泌尿科

确定血尿、膀胱肿瘤等

——

肺科

顽固性咳嗽、气道梗塞等

纤维支气管镜等

妇科

盆腔疾病、不育症、宫腔疾病等

宫腔镜、阴道镜

耳鼻喉科

鼻炎、鼻中隔偏曲等

耳鼻喉镜、食道镜

治疗

普外科

阑尾切除、胆囊肿开窗术等

胸腔镜、腹腔镜

消化科

ERCP、内窥镜引导的粘膜切除术、

胃肠息肉摘除术、消化道局部止血术等

胃镜、肠镜、胆道子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

泌尿科

前列腺癌及前列腺肿大切除术、

输尿管结石取出术等

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膀胱镜、电切镜

关节科

髓核摘除术、脊柱减压术等

关节镜、椎间孔镜


图表1-9电子消化道软镜图示



图表1-10腹腔镜图示



图表1-11电子泌尿软镜图示

1.4内窥镜技术沿革

从历史的时间轴上看,通过成像系统的原理和软硬程度两个标准的不断进步,内窥镜的发展经历了硬管式内窥镜、半可屈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电子内窥镜、胶囊内镜五个阶段.

从1853年法国医生Desormeaux将内窥镜用于医疗检查以来,内窥镜经历了4次大的技术变革,在成像系统的原理和软、硬程度两个标准上不断进步,从最初的硬管式内窥镜(1806年-1932年)、半曲式内窥镜(1932年-1957年)、纤维式内窥镜(1957年以后),逐步发展至如今的电子内窥镜(1983年以后)以及近年出现的胶囊内窥镜。


(1)硬管式内窥镜

硬管式内窥镜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开放式硬式内窥镜和有光源系统的硬式内窥镜。早期内窥镜使用烛光作为光源,后来随着电灯泡的发明,逐渐出现了以小电珠作为光源,利用透镜、棱镜、反光镜等作为光学元件,以金属管为外壳的硬管式内窥镜,现代内窥镜的构造初步成型。但是,这类内窥镜的缺陷在于,其以小电珠或钨丝灯作为光源的照明度很低,盲区明显;同时硬直的金属外壳不能插入到弯曲的管道,且舒适度较差,因此实用性受到很大的局限。


(2)半可曲式内窥镜

1932年,Wolf和内窥镜学者Schindler共同研发了一种半可曲式内窥镜,它是由近端的硬性部和远端的软管构成,这也是现代软式内窥镜的雏形。软管由20-30mm的金属管连接而成,外面有薄橡皮包覆,末端有棱镜和橡皮头,软管部装有26块短焦距透镜,可以在弯曲30度的情况下将图像传到目镜。由于远端软管可以上下弯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观察盲区,同时也使得内窥镜的适用范围变得更为广阔。


(3)光纤内窥镜

随着光学系统发展的逐渐成熟,玻璃光纤的出现取代了过去传统的透镜、棱镜等导光传像元件,光纤内窥镜诞生并逐步发展成熟。玻璃光纤由于细而软的形态,便于弯曲操作,可以减少甚至消灭盲点,并且病人舒适度高。另一方面,利用光纤传光就可以利用强冷光源,使光量大大增强,更易获得清晰图像。


(4)电子内窥镜

1983年,美国WelchAllyn公司利用微型传感器(CCD)代替了光纤传像,宣告了电子内窥镜诞生。电子内窥镜用电子器件代替了纤维导像束和目镜,通过先端部的电荷耦合器件CCD将光学图像转为电子图像,经电缆传递至图像处理器,经视频处理后先显示器上重现逼真图像,分辨率远高于原有手段,并且更为便捷、易操作,大大降低了内窥镜检测的操作门槛。时至今日,电子内窥镜已经成为内窥镜技术的主流。


(5) 胶囊内窥镜

胶囊内窥镜是近年新出现的技术,完全改变了传统内窥镜的形态和操作方式,由以色列一名导弹专家根据智能导弹上的遥控摄像装置技术研制而成,主要用于消化道内的检查。该类内窥镜的镜体和传输装置集成在一个1-2厘米长度的胶囊状设备中,患者口服含有图像采集和传输功能的胶囊状镜体,镜体在消化道内借助肠胃蠕动进行运动,同时拍摄下消化道内情况并远程传输到体外监控系统。全程无需医生操作,并且患者舒适度远高过传统内窥镜。





- 2 -



市场现状


2.1主要的流行病学概况

涉及内窥镜领域的癌症占比超过60%。《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报道,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92.9万例,其中涉及内窥镜领域的重大疾病(例如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等)占比超过60%,以消化道为例,新增癌症病人超过100万人。



图表2-1我国癌症发病和死亡前10位构成图谱(%)


消化道癌症的早诊率不到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三种最主要的消化道癌症———胃癌、结直肠癌和食道癌均列于全球高发癌症前六名,在中国分列第二、第四和第五名,患者总数远超肺癌,并且在中国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消化内镜是消化道病变筛查和诊断的金标准,也是微创和无创治疗的主要手段。消化道癌症均属于黏膜病变,早期发现的治愈率极高,所以早筛的意义重大,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都有国家级的筛查计划。我国受从业医疗人员数量和基层医生行业水平限制,需要通过加强医生临床培训并且加大内镜诊疗中心建设,逐步提高筛查和检查的效率。但是,我国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症的早期诊断率仍不到10%,相邻的日本和韩国的诊断率分别高达70%和55%。


图表2-2中日胃镜检查率与胃癌早诊率对比

内窥镜检查是控制消化道疾病和提升生存率,实现早发现早诊断的重要方式,面对高发的消化道疾病,中国内窥镜诊疗需求巨大。根据《中国消化内镜技术发展现状》,卫计委在各地医疗机构开展中国消化内镜技术应用普查,发现我国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医院占比仅为27.88%。其中制约因素一方面是内镜医生匮乏,另外一方面是设备缺乏,在基层医院尤其明显,内镜医生操作内镜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国产设备一方面可以降低医院成本,另一方面也便于培训内镜医生。


2.2内窥镜行业市场规模

从全球消化内镜诊疗领域来看,2018年全球用于胆胰管疾病、消化道癌症、消化道出血领域的内镜器械市场规模分别为14亿美元、14亿美元及6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将会分别达到17亿美元、18亿美元及6.75亿美元。


图表2-3 2018-2021年全球消化内镜诊疗细分市场规模

内窥镜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科室和不同疾病治疗,且在国内的市场规模维持稳步增长态势。其中,2018年我国内窥镜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增速为11.1%。外资品牌凭借成熟技术和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在我国得到消费者的较早认可。


图表2-4我国内窥镜市场规模


2.3软镜发展现状

中国软镜市场主要由奥林巴斯、富士胶片和宾得三家日企巨头垄断,其市场份额超过95%。其中以奥林巴斯的EVISLUCERAELITE内镜系统和富士胶片的LASEREO激光内窥镜系统为高端产品代表,分别实现了全高清内镜影像以及激光照明;同时,它们分别还推出了中等级别内镜系统,例如奥林巴斯的EVISLUCERASPECTRUM电子内镜系统、170电子内窥镜以及富士胶片的EPX-4450HD高清电子内窥镜等,满足了中等级别的医院需求;此外,在低端市场,奥林巴斯还推出了澳辉电子内窥镜,富士胶片推出EPX-2500一体化电子内窥镜等,以抢占中国低端内窥镜市场,从而实现全范围覆盖中国内窥镜市场。


图表2-5 2018年我国软镜市场格局(%)

此前,国产软镜厂商有上医光、上海成运、上海澳华、深圳开立等多家公司,但是产品主要以标清内窥镜为主,一直集中在低端市场,产品有上医光的VPU200、上海澳华的VME2800、深圳开立的HD320等。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几年深圳开立和上海澳华陆续推出HD550、AQ200等高清内窥镜产品,填补了国产高清内窥镜的空白;此外,深圳英美达也正在开发全高清图像处理、激光照明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的新型电子内窥镜,有望更进一步加快国产高端内窥镜产品发展。

国产软镜在一些小镜子,例如可视喉镜等方面也取得不错发展,已经在低端市场取得较好的进口替代成果。例如,珠海迈德豪、浙江优亿等公司,逐渐实现了便携式喉镜、可视插管镜等低端产品的进口代替。


2.4硬镜发展现状

硬镜市场由于其核心光学技术高,主要被日本和德国企业占据。硬镜市场上的公司有卡尔.史托斯、奥林巴斯、史赛克、狼牌等,几家公司合计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奥林巴斯已经推出4K超清腹腔镜,以及3D视频腹腔镜,并具有较好市场反响。


图表2-6 2018年我国硬镜市场格局(%)

国产硬镜生产企业主要有沈阳沈大、浙江天松、杭州好克光电等,但是整个国产企业目前所占市场份额不到10%,并且产品处于低端市场,价格较低;产品性能方面也与进口产品差距较大。目前迈瑞医疗已经推出高清1080P腹腔镜,但是核心光学和图像处理还依赖于国外技术。





- 3 -



产业链发展概况


内窥镜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设备厂商,而下游则包括各级医疗机构等应用领域。


图3-1医用内窥镜产业链


3.1上游行业

上游行业主要包括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生产经营企业。以光学镜头行业为例,光学镜头行业是现代光电子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光学镜头一般主要由镜片、精密五金及塑胶零件、快门/光圈、驱动马达、传感器等光机电器件和镜筒组成。在光学成像系统中,光学镜头利用光学折射原理将需要拍照的景物聚焦到成像面(胶片或者图像传感器芯片)上,是光学成像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成像质量的几个最主要指标,如分辨率、对比度、景深及各种像差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凭借光学镜头庞大的下游市场需求发展成为全球光学镜头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为满足激增的市场需求,国内涌现出如舜宇光学、联合光电等优秀光学。企业,该类企业镜头制造厂商凭借自身在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和改进,以较快的速度不断推出分辨率更高、成像质量更稳定的光学镜头,已经成为全球光学镜头产业的生力军,并进而带动了国内光学镜头产业的迅猛发展。


3.2下游行业

下游行业主要为国内外各级医疗机构。下游行业决定了市场容量和消费需求并直接影响着医疗器械产品的经济效益。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和进步,患者和医院对诊疗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跟踪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不断加大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与政策支持,推动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

2005年,我国共有各类医疗机构88.22万所,2015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5万个,比上年增加2096个。其中,医院2758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077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927个。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医疗机构比率仍然较低,医疗卫生机构规模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医疗卫生机构规模的增长,医用内窥镜及配套手术器械年更新和新购需求随之增长。







- 4 -



行业壁垒


4.1技术壁垒

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产品涵盖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国家药监部门实行严格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产品注册制度。新进入该行业的企业需要通过省级药监部门的审核,在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后方可经营;此外,行业内的生产企业必须在获得产品注册证之后才能进行对应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企业只有在满足生产环境、人员素质、设备配置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才能从事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生产,而各类产品的销售均需要在完成一系列检测、分析、临床试验,并通过产品注册的前提下进行,对新进入的企业而言有较高障碍。



4.2技术与人才壁垒

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综合了医学、生物工程、光学、精密制造、图像处理、医用材料、光机电信息等多种学科,具较高的技术壁垒。行业内的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科室、不同疾病和不同诊疗手段,研发、生产出不同系列、规格型号的产品,才能满足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要求,而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产品专有技术的积累和研究开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一般企业短时间内无法迅速形成。

此外,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加工必须有稳定的技术团队做支撑,我国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领域的人才缺乏也是产业技术发展缓慢的一大因素;同时,研发人员需要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单位沟通交流,熟悉医院的使用要求,将技术理论与自身经验结合,因此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在短时间内难以大规模培养,这构成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



4.3品牌壁垒

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被用于临床诊断和微创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医疗机构对品牌及产品质量尤其重视,客户在接纳新品牌前被通常要经过严格的调查和验证,即便是优质产品的品牌效应亦需要长时间积累,也成为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

另外,由于不同品牌医用内窥镜的视场角、边缘光效、角分辨率和视场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微创手术器械的配合性能、耐腐蚀性、表面粗糙度,以及所用的医学材料均有不同,内镜医师在操作培训及手术实施过程中会养成特定的产品偏好,而医疗机构从患者的安全角度考虑,通常也会选择内镜医师习惯使用的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品牌,因而构成了新进入本行业的品牌壁垒。



4.4市场渠道壁垒

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的销售由于覆盖地域广、专业性高、客户分散等特点,行业内公司普遍采用"经销+直销"经营模式向最终用户销售。经销商需要通过药监部门的审批并获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经销业务。其次,经销商除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营销能力外,还需能够对终端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帮助医师协调解决设备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而这些经销商基本都已经和目前先期进入的企业开展了长期、稳定的合作,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经销商队伍。



4.5资金壁垒

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产品精密,对加工、检验设备及工艺要求较高,前期一次性投入较大。此外,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技术含量较高,产品开发周期较长,从研发立项到产品上市需要通过设计、试制、检测、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等步骤,一般需要3-5年时间。

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产品研发是企业发展的支柱,需要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对新进入企业的资金实力有较高要求。






- 5 -



国内外主流内窥镜公司盘点


5.1进口企业

(1)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公司

创立于1919年,是日本乃至世界精密、光学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1950年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在癌症防治领域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内窥镜,其事业领域包括医疗、生命科学、影像设备等。



(2)日本富士(Fujifilm)公司

富士公司现已成为全球影像和信息领域的领导者,作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感光材料制造商,享誉全球,赢得了全球用户的信任和赞许。医疗影像事业为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



(3)日本宾得(PENTAD)公司

是一世界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的光学生产商。在医疗器械领域,宾得在1977年携其强大的光学技术,推出第一款纤维支气管内窥镜之后,备受市场欢迎。经过不断的发展,宾得在纤维以及电子内窥镜两大领域中形成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并成为市场上著名的内窥镜生产商。



(4)德国卡尔.史托斯(KarlStorz)公司

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德国都灵根市,是全球最大的微创外科内窥镜设备及器械制造企业之一,产品覆盖耳鼻喉科、口腔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泌尿肛肠外科、妇科等众多科室的微创医疗器械。



(5)德国狼牌(RICHARDWOLF)公司

成立于1947年,是全球内窥镜诊断和治疗产品领先制造商之一,拥有1,400多名员工,在全球范围拥有7家子公司和120个地区办事处,产品涉及耳鼻喉科、神经外科、骨外科、胸腹外科、泌尿外科、妇科、消化内科等。



5.2国内企业

(1)沈阳沈大内窥镜有限公司

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国内最早的医用硬管内窥镜研发和生产企业之一,主要生产用于临床诊断和微创手术的各种内窥镜及配套产品,公司现有产品以泌尿外科系列为代表,并覆盖了妇科、普外科、骨外科、耳鼻喉科、肛肠科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



(2)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一家集医用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导产品涵盖微创外科与工业检测两大领域,内窥镜产品包括医用内窥镜和工业内窥镜,其中医用内窥镜涉及泌尿外科、妇科、骨外科、耳鼻喉科、脑外科等,工业电子镜用于石化、机械、建筑、军工等多个领域。



(3)杭州市桐庐医疗光学仪器总厂

成立于1993年,产品包括医用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和配套设备,覆盖耳鼻喉科、骨外科、泌尿外科、胸腹外科、妇科等科室。



(4)桐庐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家集专业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医用硬管内窥镜及手术器械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腹腔镜手术器械、胸腔镜手术器械、电动子宫切除器系列、耳鼻喉内窥镜系列、泌尿外科内窥镜系列等。


(5)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创建于199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应用于耳鼻喉科、腹部外科泌尿肛肠外科、骨科、妇产科、胸腔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等主要科室的临床诊断和微创治疗,成为行业内产品序列最为完备的制造企业之一,在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


(6)杭州光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领先的硬管内窥镜及手术器械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厂商。2000年创立,产品涵盖一次性穿刺、一次性手术器械、重复性手术器械、硬管内窥镜、图像处理系统、主机配套设备等六大领域。






- 6 -



医用内窥镜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6.1政策趋势

医用内窥镜在节省医疗开支、减轻手术痛苦、降低手术强度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其优势已逐渐被医患双方认可。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印发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要加快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及应用,重点支持PET-MRI、超声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化。政策的支持将有利于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朝着高技术、产业化方向发展。


6.2市场趋势

目前,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自主品牌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与进口产品差距较大,使得国内相当一部分医院不得不高价采购进口产品,而中小型医院由于资金有限,只能放弃使用。乡镇医院等中小型医院内窥镜产品使用率较低,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国内医疗机构,尤其是中小型医疗机构迫切需要国产医用内窥镜替代进口产品,因此,下游需求非常旺盛,这将促进医用内窥镜行业持续发展。

整体上,我国医用内窥镜市场容量大,行业发展前景较好。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环境问题不断加重,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内窥镜检查的需求将逐渐加大。2019~2021年,我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35.26亿元,增速为13.5%。


6.3技术趋势

一是高分辨率、微型化。电子内窥镜属于软管内窥镜,具有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等优点,相比硬管内窥镜,其在上下消化道等部位的诊断具有巨大优势,拥有广阔的发展及应用空间。目前内窥镜虽然已经达到百万像素,但医学诊断和治疗仍需更高分辨率的内窥镜,高分辨率仍是内窥镜的研究重点。另外,探头的大小直接影响创伤的严重程度,探头微型化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和不适度,并加速术后恢复。因此,微型化也是未来医用内窥镜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是智能化。随着计算机、智能设备、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医用内窥镜技术将逐渐与其他技术相互融合,开发出计算机辅助的半自动诊断系统,进而减少诊断对医生经验的依赖性,提高诊断的正确率。而且,借助机器人动作精确、工作可靠的优点,可使内窥镜手术更具安全性、准确性和便利性,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6.4国产发展契机

国产内窥镜发展有数十年,有大量历史悠久的企业出现,甚至出现了桐庐这样的产业聚集地。但是从数据上可以非常明显看出,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规模太小,难以对外资品牌形成竞争,国产份额非常小。

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国产产品技术难题一直未能攻克,特别是针对软镜产品,核心的图像传感技术CCD被以奥林巴斯为代表的日本内窥镜生产企业所垄断,国产软式内镜只能限于标清领域,其图像清晰度低,分辨率差,难以同日本品牌进行竞争。

时至今日,国内厂商想在CCD技术上追赶领先者可能性依然不大,但CMOS技术的出现使得追赶并弯道超车成为可能。虽然CMOS传感器在灵敏度、分辨率等方面与CCD有所差距,但在成本、功耗、集成难度上却显示出强大的优势。临床医疗设备,不能仅仅拘泥于追求技术的极致性,而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率,毫无疑问CMOS在综合权衡下必然是未来内窥镜图像传感器的首选。中国这几年在CMOS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出现了思比科、格科微、比亚迪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厂商,甚至顶级大厂豪威也被中国财团收购,为CMOS技术在内窥镜上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基础。

国产硬式内窥镜的核心技术问题是光学镜片的材料以及制作工艺。相比软镜,国产硬镜的生产技术整体上较为成熟,杭州桐庐是硬镜的产业聚集地,几家桐庐知名内窥镜厂商以及沈大内窥镜的产品设备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生产工艺跟国外品牌的风格比较类似,临床反馈较好。但问题在于国产品牌镜片的耐用性较差,使用寿命短。这很大原因是由产业历史积淀所造成的,与国外厂商数十年的光学产业基础相比,国产厂商基础薄弱,特别是内窥镜镜体涉及光学冷加工,自动化程度不高,但又对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国产厂商的经验和沉淀还是稍显不足,也未培养出足够的人才。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未来必然会有所改进。

除了技术问题之外,如何对市场进行教育,扭转临床医生对国产内窥镜较差的印象,以及如何对产品定位以对国外品牌形成竞争优势,都是国产厂商下一步急需解决的问题。






- 7 -



小 结


7.1内窥镜市场持续增长

从对内窥镜的流行病学数据分析来看,一些疾病领域的内窥镜使用率还有提升空间。加上各种政策、技术的变化趋势越来原来倾向于带动内窥镜市场增长,未来医用内窥镜业务的发展前景可观。


7.2市场集中度高,国产企业尚需加强技术难题的突破

在内窥镜的市场中,无论是软镜还是硬镜,90%以上的市场均被国外品牌所寡头垄断,市场高度集中,国内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临床市场上还一度保持着对国产品牌质量差的印象,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国产技术未能赶上进口企业的技术。因此,对于国内的企业,可以重点关注技术程度高的企业。






本文网址:http://www.idc-rf.com/news/926.html

相关标签:内窥镜行业分析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网站导航

18.png 网站首页                          18.png 关于我们

18.png 产品中心                          18.png 方案定制

18.png 新闻资讯                          18.png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0755-85299996

手机:13692246378 罗先生

邮 箱:lokiqi@qq.com

地 址:深圳宝安35区塘坊花园一巷19号东方鼎泰文创科技园212

image.png

Copyright © http://www.idc-rf.com/ 深圳市创研数字通讯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于FPV图传,电子内窥镜,无线车载方案, 欢迎来电咨询!粤ICP备16059882号  Powered by 祥云平台  技术支持:华企立方

热推产品  |  主营区域: 深圳 上海 珠海 佛山 北京 广州 山东 图传方案定制 无人机FPV图传 无线安防发射接收

在线客服
分享 一键分享
欢迎给我们留言
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姓名
联系人
电话
座机/手机号码
邮箱
邮箱
地址
地址